834 words
4 minutes
计网初探
2025-09-16

Q1:#

为什么网络采取分层的设计,是怎么划分的.OSI模型的七个层次是什么,谈谈你对这七个层次的理解

A1:#

  • 标准化,便于兼容。
  • 便于故障排查。
  • 模块化,降低复杂度。

七层:#

  1. 物理层:物理传输,光/电
  2. 数据链路层:把比特组合成帧,MAC寻址
  3. 网络层:选择路由
  4. 传输层:端到端通信
  5. 会话层:管理会话、维持和终止连接
  6. 表示层:数据表示、加密、压缩
  7. 应用层:对用户开放的协议,如HTTP、FTP、SMTP、DNS

Q2:#

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都是什么,他们有什么区别,你手边有路由器吗,能否登录它的管理界面看看有哪些功能呢

A2:#

  • 路由器 (Router):在网络层,根据IP地址和路由表决定转发路径,能连接不同网段
  • 交换机 (Switch):工作在数据链路层,根据MAC地址表转发帧
  • 集线器 (Hub):工作在物理层,收到信号就广播给所有端口,不能识别地址

Q3:#

在打游戏等场景的时候会有时延,时延是怎么产生的,有什么办法优化时延吗

A3:#

  • 处理时延:路由器/交换机解析包头
  • 排队时延:网络设备缓冲队列等待
  • 传输时延:将数据包的所有比特推向链路
  • 传播时延:光电在介质中传播

优化#

  • 提高路由器/交换机性能
  • 提高传输/链路带宽
  • 不同地区部署服务器
  • 更换折射率更低光纤

Q4:#

一个HTTP请求的响应过程是什么样子的,HTTP和HTTTPS有什么区别

A4:#

  1. 浏览器输入URL,检查本地缓存和DNS缓存
  2. DNS解析域名获取服务器IP
  3. 建立TCP连接(三次握手)
  4. 浏览器发送HTTP请求报文
  5. 服务器处理请求,返回HTTP响应报文
  6. 浏览器渲染页面
  7. TCP四次挥手关闭连接

三次握手#

  1.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TCP报文段
  2.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报文后,如果同意建立连接,会回复一个报文
  3.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报文后,再发送一个确认报文

四次挥手#

  1. 主动关闭方发送一个 TCP 报文段
  2. 被动关闭方收到后,发送一个确认报文
  3. 当被动关闭方也把所有的数据都发送完毕后,会发送一个报文给主动关闭方
  4. 主动关闭方收到被动关闭方报文后,发送一个最终的确认报文

HTTPS#

在HTTP和TCP之间加了一层TLS/SSL


Q5:#

DNS是什么,其有着怎样的层级结构,为什么用UDP不用TCP呢

A5:#

domain name server,查询域名返回相应ip

层级结构#

  1. 根域
  2. 顶级域
  3. 二级域
  4. 子域
  5. 主机

UDP#

  • 无需连接建立,减少时延
  • 资源开销小

Q6:#

什么叫ARP协议?他是如何工作的,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他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?

A6:#

IP到MAC的映射(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)

流程#

主机A要发包给同一局域网内的主机B,已知B的IP,但不知道B的MAC

A广播发送ARP请求

B收到后,返回自己的MAC地址的ARP应答

计网初探
https://blog.282994.xyz/posts/计网初探/
Author
Rock
Published at
2025-09-16
License
CC BY-NC-SA 4.0